工伤保险条例2004的简单介绍

可可可可 -60秒前 66 阅读

本文目录: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2004修订)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对因工死亡职工亲属进行抚恤,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自1998年9月18日起生效,由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该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于2004年1月14日进行了修订,以适应当时的工伤保险需求。该条例分为多个章节,详细规定了工伤保险的相关事宜。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1月1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公布,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1998年9月18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2004年1月14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广东工伤保险条例(2024年最新版)带您了解工伤赔偿项目和标准: 参保与责任:所有企业必须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遵循预防、救治、补偿与康复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社保部门负责统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工伤保险费。 申请程序:发生工伤后,职工应在30日内向社保部门提交申请。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及其所属全部员工(以下统称被保险人)。第三条 工伤保险应当贯彻“安全第预防为主”的方针。

公伤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七)护理费 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如果工伤致残,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可享受如下待遇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十三十七条)。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员工离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十七条)。

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以上是根据2023年最新规定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全文。请注意,此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法律条文以官方发布的最新版本为准。如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工伤保险条例(2004版)

第十二条 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投资运营、兴建或者改建办公场所、发放奖金,或者挪作其他用途。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障劳动者因工伤残或者职业病伤害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对因工死亡职工亲属进行抚恤,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这款保险条例有两个版本。一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二是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这两个版本于2011年开始生效并一直沿用。工伤保险条例2021全文是2021年现行有效的《工伤保险条例》,是由2003年4月27日颁布,2004年1月1日生效实施,并与2010年12月20日修订后重新公布的。

《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如果是2004年以前发生的工伤事故,一般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因工负伤、残废待遇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应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或特约医院医治。

76年的工伤,当年未进行一次性赔偿可否按照2004年的375号文件进行赔偿...

1、您好!您所说的2004年375号文件是《工伤保险条例》,他的第六十四条规定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施行前已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2、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3、北京地区原来是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统一规定一个赔偿标准。那么现在显然需要将两者分开了。 十第三十七条改为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04年有工伤保险的赔偿条例,那么2004年之前有没有

1、《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并没有专门的《工伤保险条例》。当时如发生工伤事故,一般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二条因工负伤、残废待遇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甲、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应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或特约医院医治。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应当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该条例是2004年生效实施的,2010年12月经过修订,新修订的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3、工伤的认定是根椐工伤保险条例,(1)。(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之日起,向统筹地区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工伤。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rflorist.com/12198.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